丰田用“内功”应对“内卷”重构的后合资时代
从丰田比亚迪,大众小鹏,到Stellantis零跑。2023年的中国车市,加速跑向了“后合资时代”。 对跨国车企而言,在中国市场的合作模式,也从曾经“以技术换市场”逐渐转换为“以市场换技术”。
话语权在悄然“易位”,但这并不是合资合作模式变化的全部。更开放,也更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让以丰田为代表的跨国车企们重新定位中国业务。是“躬身自省”,也是“常备不懈”。
丰田提高在华本土化能力、整合在华研发中心、加速电动化和智能化战略,新社长“挂帅”后的一系列动作,都在彰显着丰田集团对中国市场以及中国合资伙伴前所未有的“重视”。
这是佐藤恒治对中国市场业务的重大调整,也被看作是丰田“中国式继承与进化”的开端。
丰田的“慢”和“快”
传统、刻苦、效率卓著,恪守“限量经营”的丰田,凭借着稳健、扎实的“慢”,登上世界第一销量车企的宝座。
而如今,丰田正在变得“快”。
在认识到纯电动车市场重要性后,丰田开始加速纯电动板块的布局。
随着今年4月的那场新体制改革发表会上,丰田对纯电动汽车业务的侧重也更加明显。
根据新体制发表会,丰田要“继承”丰田章男打造的“以商品和地域为中心的经营”这一基础,“发展”成为以研发BEV为中心的移动出行公司。
在中国市场的直接体现正是,丰田以在中国的研发中心为基地,加速实现“在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进行研发”。
这背后是中国纯电动车市场“惊人”的增长速度。比亚迪和特斯拉在纯电动车销量上“一骑绝尘”,中国新造车势力和自主车企纯电动品牌也“磨刀霍霍”,1-10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销量渗透率已经达34.6%,远高于全球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
还有中国市场中,自主品牌对合资品牌的“追击”。
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我国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将加速提高至60%。乘联会秘书长更是直言这一数字“有些保守”。
丰田的“脚步”必须加快,尤其是纯电动车领域。为此,未来丰田在华发展纯电动车的力度也会比其他地区更强。
“夺”回丰田本色
从更换社长成立新体制,到频繁发布技术产品规划,丰田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决心。
面对更卷的中国市场,丰田改革速度更为迫切。
8月1日,丰田在中国最大研发基地,正式更名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英文简称“IEM by TOYOTA”)。
这个累计投入6.89亿美元的研发基地,是丰田全球5大研发中心之一,也是丰田在中国市场研发体系中枢。未来,在中国的研发、采购等事务可直接经由中国的研发中心、供应商执行和推进。
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的研发成果也将反哺全球市场。
在此前的5月,丰田已经专门成立了独立的“BEV工厂”,以负责纯电汽车的开发、生产、经营等一系列活动。
不过,要“夺”回的丰田本色,到底是“夺”什么?
丰田新体制的经营方针是“继承与进化”。按照社长佐藤恒治的说法,如今的丰田,要继承丰田会长所构筑的“丰田应有的样子”,但不是继承具体的工作方式或手段,而是要重视传承思想价值观。
可以肯定的是,“夺”的不是销量。如今的丰田,奉行的信条是“制造更好的汽车”,“做当地最好的企业”和“为了他人而工作”。市场占有率和销量是结果,但不只会将这些数据作为目标。 当然,结果很重要,但为结果所采取的手段不“变味”才更重要。
丰田还有机会吗
汽车产业的“后合资时代”,外资股比限制放开,也相当幅度降低了进口关税,中国营造了更开放也更激烈的汽车市场环境。 “大浪淘沙”中,中国势必会迎来一个更成熟的汽车市场。而全新的中外合资模式,也将为日后的车市格局提供更多想象空间。
作为传统车企“巨头”的领军者,丰田是拥有“粮仓”的“储粮大户”,也是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的“坚定拥护者”,丰田在HEV、BEV、PHEV、FCEV领域等都进行了多年技术研发。固态电池领域,丰田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成果,计划于2027至2028年搭载到BEV车型之上。
资金方面,在2024财年上半年,丰田全球的营业利润仍提升到2.56万亿日元,同比增124%。这也让丰田将2024财年的营业利润预测上调了50%。
而背靠丰田的资金、人才、技术积累等优势,丰田在中国的合资伙伴也加快了电动化和智能化布局。
11月,广汽丰田推出首款越级智电SUV铂智4X。重新梳理的纯电动车产品矩阵,诠释了广汽丰田“征战”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决心和愿景。
混动方面,丰田智能电混双擎系统历经26年时间检验,足迹遍布全球90多个国家,拥有2420万消费者。如今最新的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系统已经搭载在了包括SUV、轿车等多款车型上。11月广州车展,一汽丰田展台亮相了搭载2.4T超级混动系统的全新普拉多和搭载丰田首创的2.5L多级混动系统全新皇冠。为丰田混合动力版图再度进行扩容。
智能化方面,除了T-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智能化迭代,丰田与小马智行合作研发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已经在广州南沙投入运营。
按照新经营体制规划,丰田的目标是,计划在2026年,面向市场推出次世代BEV产品。在2030年,全球BEV产品销量预计达到350万台。
总结:
造车是场马拉松,不只比爆发力,更比耐力。
这让背靠“大树”的合资公司们拥有天然的优势。
正如广汽丰田在广州车展时宣称的,合资不是落后代表,它有着成熟的稳重,有着后发的韧性。
在中国市场,丰田已加快电动化、智能化、本土化落地进程。着眼于全球,丰田更是制定了更清晰的纯电动车销量规划,以及向移动出行公司转型的具体战略。而笔者也相信,“量产幸福”的丰田,也不会由销量定义“未来”。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