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论道·新春观察|从“新”年味中看消费新变化
本报评论员 胡光旗
从热门景区现“人从众”景象,热门博物馆门票“一票难求”,到新加坡免签带动跨境游市场,以及春节档票房突破70亿……随着返程高峰的到来,热闹非凡的2024年春节假期正迎来尾声。根据目前各地已公布的部分出行和消费数据来看,在这段“8+1”超长假期中,有不少旅客都选择“返乡+旅游”“1+1”模式过节,文旅消费新亮点层出不穷。
为此,在过去这一周里,从北方雪国到南方花城,许多地方紧抓春节期间消费升级与自驾游出行浪潮,打出家乡特色,擦亮“金字招牌”,将传统特色民俗与现代消费场景凝聚结合,有效带动住宿餐饮、农产品销售、非遗文创销售等相关收入大幅增长。
龙年春节的消费,在数字经济与平台经济的有力支撑下,年货借助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送达全国,网上订单“活力十足”,国货潮品“火爆出圈”,过去优质产品供给与层出不穷的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正在加速破解。数字消费、文旅消费、健康消费以及绿色消费等新场景、新模式如雨后春笋搬喷薄而出,创新科技元素的“大招加持”,让龙年春节的消费异彩纷呈、收获满满。
在此过程中,产业升级与时尚潮流趋势相得益彰。新一代群体追求个性化、自由化、私密性、舒适性的要求,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井喷发展相互融合,使得“开着新车回家过年,驾着电车出游四海”,成为龙年春节一道靓丽的风景。随着公路基础设施的完善特别是充电设施的快速普及,今年春节,开着新能源汽车回乡过年与纵览大川,更加从容、更加放心、更加省心。充电问题解决了,“续航焦虑”也得到相当程度的缓解。传统年味在“轮”上,时代变化记“心”上,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感受。
笔者观察到,在文旅消费热潮下,今年许多地方“年味”比往年更足,这也具体地体现在了“舌尖”和“指尖”上。年菜预制菜产业的蓬勃兴起,是对过去工序繁杂且耗时耗力的年夜饭制作的颠覆与革新。快节奏的社会变革,客观上呼唤着饮食制作的化繁为简。龙年春节的年菜预制菜,各大菜系拿出绝招,大量厂商躬身入局,积极抢占国内市场并将其远播海外。在预制菜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是“富民经济”“产业经济”“创新经济”与“健康经济”的交相辉映。
展望2024年的中国经济,龙年春节为今年经济发展打好了“开门红”,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仍需继续努力。相信在稳中求进与以进促稳方针的指引下,今年经济有望继续企稳向好。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